2025年7月起客货车新规实施:安全、能耗、改装全面升级
据悉,7月1日起,我国针对营运客货车的三项新规正式落地,重点聚焦安全装置强制安装、燃料消耗限值加严、货车改装规范管理,推动行业向安全化、绿色化、规范化转型。
安全升级:新车标配ESC、AEBS
根据交通运输部4月发布的标准修改单,新生产营运货车必须安装以下安全装置: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防止侧翻,提升复杂路况稳定性(覆盖载货汽车、牵引车、危险品运输车);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自动识别障碍物并紧急制动(载货汽车、牵引车、危险品运输车均需配备);
电子制动系统(EBS):提升制动协同性(牵引车与挂车强制安装)。
“新车新办法、老车老办法”:已上牌的存量车辆无需改造。业内分析,ESC和AEBS可显著降低侧翻、追尾事故率,国际经验显示此类技术能减少30%以上重大事故。
能耗加严:油耗限值最高加严16%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第四阶段)同步实施,2025年7月1日起对新车型式核准生效,2027年覆盖所有新生产重型车(总质量>3500kg的柴油/汽油商用车)。
核心变化:
限值加严12%~16%:比第三阶段更严格,倒逼车企研发高效动力(如混动、氢燃料)和轻量化技术;
测试工况本土化:从欧洲标准改为中国工况,测试结果更贴合实际路况;
新增CO₂排放参考值:推动低碳技术应用。
此前一至三阶段标准已推动重型车平均油耗下降约15%,四阶段实施将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
改装规范:严打“大吨小标”,主机厂担责
《货车类道路机动车辆产品上装委托加装管理实施细则》7月1日起执行,核心是规范货车上装改装:
禁止用户自行改装:二类底盘(如栏板、货箱)的加装须通过主机厂委托的合规企业完成;
主机厂负全责:需对改装产品质量、生产一致性负责,并统一申请准入;
淘汰违规改装厂:提高改装企业资质门槛,杜绝“大吨小标”(标注载重低于实际载重)。
此举直击货运市场超载乱象,推动行业向合规化、集约化发展。
行业影响:技术驱动与市场洗牌
车企:技术储备不足的企业或被淘汰,头部企业优势凸显;
用户:新车购置成本增加,但事故减少和油耗降低可长期受益;
社会效益:事故率下降、碳排放减少,运输市场更规范高效。
总结:此次新规通过技术门槛提升和政策倒逼,加速商用车行业升级。短期或带来阵痛,但长期将推动更安全、节能、规范的运输生态,助力交通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