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南京汽车厂生产出了“跃进”轻卡,由于当时的规划局不认为济南汽车厂有能力生产,所以计划局没有打算把8吨车的项目交给济南汽车厂生产。
不甘心只能生产配件的济南汽车厂在王子开的带领下,开始自行制造当时国内没有人生产的8吨车重卡。
因为当时斯柯达706是国内仅有的,适合当做样车来生产的卡车,因此,时任济南汽车厂的厂长刘德惠当即托关系,向交通部要了两辆斯柯达706卡车,作为样车进行解剖研究生产。
要到车后,王子开立即组织了一群技术员进行研究绘图。
济南汽车厂生产这辆“黄河”,可以说是经历千辛万苦才完成的。
因为当时济南汽车厂的各种生产条件都太差了,使得生产这台车时经历了各种难题。基本上,整辆车都是靠工人们拿着榔头一锤一锤的敲出来的,但这也完美的体现了当时汽车人的工匠精神。
就例如锻造能力,那时的济南汽车厂根本没有办法大量锻造大型的锻件,只能去购买别人淘汰的双锻机回来生产,而双锻机没办法完成太长的前梁,只好锻了这边在锻另一边。就连桥壳和轮毂这些构件也都是用小电炉炼出来的。
在机械加工上,卡车的前梁上的转向轴转弯时没办法自动扶正,王子开在没资金没专业设备的情况下,选择了将两台钻机组合为一台组合钻铣机,这样同时加工两头可以保证产品相互对称,这才完成了转向轴的角度问题。
而就连重型车中,最普通的车轮钢圈,济南汽车厂都只能用工字钢来改制做成钢圈来装车。

在经历了各种难题后,终于在1962年制造出了符合标准的“黄河”JN150,之后黄河车就被列入国家计划,开始批量生产。
据家哥了解,当年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是计划经济,任何生产计划都要上报,只有通过了,才能拿到生产材料进行生产。
王子开和厂里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老工人一起设计制造了8吨黄河重型车,从而填补了中国生产重型汽车的空白,为国防、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黄河”这辆车4X2的8吨重卡搭载了一台6135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最大动力达到了210马力。一举奠定了在卡车领域里的地位,成为了我国首辆重型卡车。
这台车的出现也拯救了当时的济南汽车厂,或许没有这台车的面世,就不会有现在的重汽。
写在最后
“黄河”JN150这台车可以说是当时国内卡车市场里最全能的商用卡车,在全国各地的建设中发挥着强大的实力,为新中国建设道路上画上了浓墨的一笔。
而“黄河”JN150在各个领域都彰显着它自身的实力。不管是消防队里的消防车,还是建设工地里的起吊机,它都可以胜任。
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距离“黄河”JN150生产至今已经有58年的历史了,它也早已退出了卡车市场的舞台。
但重汽博物馆仍然保存着它,因为它代表着那一代人的努力与奋斗,不单单只是国内首辆重型卡车,也代表着中国卡车市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