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气阻力降油耗,节油效果很显著!
降本增效时代,省油就等于省钱,在日常用车中,影响油耗的一大因素就是空气阻力。今天,官微君就和大家聊聊空气阻力那些事儿。
空气阻力分类
一般来说,空气阻力在不同地方的作用会有所不同。以卡车为例,百度百科的“空气阻力”词条针对车辆阻力,将其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及诱导阻力四种。而不同的阻力,在车辆中的占比也不同。
1
形状阻力
由车身形状的不同而产生的空气阻力(主要由作用在汽车前、后两面的压力差所至),其占空气阻力总额的58%;
2
干扰阻力
车身中局部突起部分(如:反光镜、车门把手等)产生的空气阻力,其占空气阻力总额的14%;
3
内循环阻力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车身通风系统等所需要和产生的空气流经车体内部所产生的阻力,其占空气阻力总额的12%;
4
诱导阻力
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主要由作用在车身上、下两面的压力差所至),其占空气阻力总额的7%。
由此可以看出,卡车上能产生空气阻力的地方还挺多的。而针对这些,咱们的车也做出了很多种调整,就比如车辆上方的导流罩,车侧面的侧裙板、驾驶室后方的导流板等等。就是针对不同的阻力,去进行针对性设计的。
什么样的车空气阻力小
那么什么样的车空气阻力小,更省油呢?其实,我们在路面上遇到的采用倾斜风挡玻璃、斜度夸张的扰流罩等车型,就是一种低风阻设计。采用这样设计的车辆,车速越快节油效果越明显。
此外,挂车的形状同样会对空气阻力产生影响。在传统的概念里,挂车是方方正正的。而这样的造型,无疑会产生比较大的风阻。而一些设计比较出色的车型,则会在挂车的车厢前部做一个圆角设计,尽量实现与车头相似。同时,挂车侧面上侧裙板等设计,也能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
车辆研发过程中,空气阻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指标。像解放卡车,就会在导流罩、进气系统、轮胎等方面进行降阻设计,保障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整车油耗,有效帮助卡友节省用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