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 马车入行
1978-2019,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已经整整四十一年了,在这四十一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汽车工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无论是卡车本身,还是整个运输市场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笔者生于八零后,对九十年代这一阶段的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确实没太多概念,但是在一汽红塔有这么一位老用户王坤,跟改革开放1978年同一年出生,从16岁就开始跑起了运输,王师傅通过自身经历给我讲述他这30年来一汽红塔圆了他的卡车梦。
王师傅的老家在云南省彝族自治州禄丰县碧城镇的一个小乡村里,距离楚雄市市区大约120多公里。当地的农民主要以种植鲜花、蔬菜和水果为生。鲜花这种东西不比水果蔬菜,对运输的要求比较高,时间长了花骨朵就会枯萎。但在改革开放之初,村里的所有外运主要依靠的都还是马车,牛车之类的交通工具,连拖拉机都属于稀缺资源,根本就找不到。
由于碧城镇的地理位置特殊,虽然距离楚雄市有120公里,但是距离昆明才90多公里,这让王师傅的父辈看到了运输的商机,凑钱买了一匹马,开始以马车入行跑起了运输,王师傅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对运输赚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 吃够了拖拉机的苦头
王师傅16岁的时候跟父亲一起跑起了运输,王师傅的父亲将之前生产队的手扶拖拉机买下,算是正式开始了有车的运输生涯。给王师傅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冬季特别冷,一到下雨天,拉一趟货全身都湿透了,这样的苦头,跑起运输来的王师傅没少吃,当时大多数生产队已经开上了蓝箭车,每当听见一些生产队汽车引擎的轰鸣声,王师傅都会驻足目视,心中埋下了开上蓝箭车的种子。
● 改革开放第三个十年 农用车撑起半边天
据王师傅说:“开着拖拉机跑运输持续了多年,直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之后的千禧年,因为拖拉机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所以被换成了一辆我已经记不起品牌的农用三轮车。
这辆农用三轮车,跑遍了整个昆明地区。蔬菜、水果、鲜花都是主要的被运输物资。不过由于使用强度大,再加上车的质量确实也不怎么样,修车成了家常便饭。
有一年冬天,我开着它去往昆明地区送货。返程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强冷空气,导致车辆抛锚,等找到救援的修理工天已经黑了,云南的天气到了晚上就很冷,师傅在修车,我在旁边捡柴火取暖,这时候心里一直在想,我要是有个卡车多好”。
● 改革开放第四个十年 我满意 我再买
转眼间近10个年头,王师傅欣喜的告诉我们:“霸铃车已经行驶几十万公里了,这些年除了正常保养、更换过轮胎、电瓶之外,车子竟然没有出过其他故障,车子质量非常可靠,维修非常少,使用起来特别方便,现在都还一直在使用”。更让他高兴的是首台车伴随他风风雨雨数十载,坎坎坷坷行万里,通过跑运输赚到了钱,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也圆了他的致富梦。
由于首台车带来的利益,王师傅需要扩大规模。期间王师傅因稳定的零担运输又购买了一辆某品牌轻卡,不料故障频发,跑运输没赚到钱还老耽误事。“行驶没多久,仅飞轮齿圈就更换了7个,车子可靠性差,配件难买还价格高,我一冒火就低价卖了……”,王师傅气愤的告诉了昆明品中的销售经理。
就是这天,2019年8月2日,因第二辆车子不好用贱卖后便来到一汽红塔昆明品中经销商处,再次购买一汽红塔的车子。这天王师傅再次购车毫不犹豫选择公狮,满脸喜悦的他激动的告诉经销商:“一汽红塔的车子质量非常可靠,加之售后服务还有保障,自己用下来赚了不少钱,用车成本相比刚卖的车要低太多,我对它非常满意,所以我选择再购一台”。

王师傅购车当天
刚好遇到了一汽红塔公司的董事长
徐董事长亲自交车给他
并送上祝福
让他心里感到非常的温暖
最后
王师傅说
他再买车
首选肯定还是一汽红塔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