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前置ETC可实现移动支付与后付费,运营效率与安全双提升,同时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能造福3000万中国卡车司机,是亟待解决的整个货运行业痛点。

3月14日,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以下简称“路网中心”)在京组织召开“战略合作签约与业务交流会”。会议深入探讨了路网运行管理与服务未来发展方向,并就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在路网中心各项业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讨。
福田汽车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巩月琼受邀参会并发言,并代表福田汽车与路网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货车ETC前装、ETC服务应用推广延伸、货车ETC 金融服务模式探索、车联网大数据应用及车路协同前沿技术探索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巩月琼总经理在发言中表示,近两年福田汽车积极参与交通运输部相关重大课题研究和重要项目推进,也得到了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目前双方在高速公路智能车路协同、货车ETC前装技术研究等项目上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商用车尤其是货车是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的使用主体,以6%左右的通行量,贡献了超过80%的高速通行费用,货车ETC的推广应用,对于提升全国路网通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机厂在车辆生产环节对货车ETC进行标准化前装,并进行车辆数据写入,不仅有利于ETC的推广发行,更能有效提升ETC的标准化、智能化、规范性、安全性,为ETC应用服务延伸及未来高速公路实现智能化车路协同奠定基础。

为解决用户痛点、确立货运行业ETC标准,福田戴姆勒汽车作为集车辆研发、生产、销售的源头及售后服务的主体,从欧曼超级重卡生产源头着手,深度融合车联网技术,实现出厂车辆标配OBU(车载单元)与ETC,真正达成人、车、生活智慧互联。例如,欧曼超级重卡以ETC前装为切入点,以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深化业务服务能力,利用ETC前装 车联网北斗技术应用,使车辆从被动感知转变为数据主动交互,为货车全生命周期生态提供服务。同时,通过打造ETC 后市场生态综合服务平台,进而实现车路协同,助力高效通行、节能减排和高效物流。
目前,在路网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福田汽车在货车ETC前装技术标准研究、应用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家大力推进智慧交通的背景下,未来福田汽车将继续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渠道推广优势,深入推进与路网中心的深度合作,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智能协同”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货车ETC前装落地及推广。同时,福田汽车将以开放的态度,与社会各合作方进行合作,共同推进货车ETC前装的推广、应用,共同探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网联化,为推进智慧交通的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